会议预告在线配资公司
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
——新材料·新动能·新生态
主办单位:高工锂电、高工储能、高工产业研究院(GGII)
总冠名:英联复合集流体
会议时间:2025年7月8日-9日
会议地点:成都·邛崃·羊安新城会议中心(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崃岭大道299号)
文末扫码报名 ]article_adlist-->补能方式作为支撑电动重卡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,目前主要集中在换电及充电两种方式。
尤其随着新能源重卡销量不断提升,宁德时代、国轩高科、瑞浦兰钧、巨湾技研、欣旺达等推出了快充重卡电池及系统产品;华为、比亚迪等推出了更高功率的超充桩。
超充技术、产品、产业链的不断完善,正大幅缩短电动重卡充电与换电的时间差。值得关注的是,超充方案进步的同时,换电领域也迎来了新的竞争格局。
宁德时代近期推出了“75号重卡标准换电块”并签约了重卡换电站,叠加其此前发布的超充版天行商用车电池,宁德时代正在整合多元重卡补能方案,给行业提供了新思路。
据高工锂电观察,聚焦重卡换电的启源芯动力也在同步布局超充方案,而此前专注于充电业务的星星充电也开始押宝充换电一体站。巨头牵引下,充电与换电阵营也在从并行逐渐走向交叉融合。
启源芯动力方面,其带来了1.6MW大功率兆瓦级超充产品,15分钟最多可以充260度电,续航近200公里;星星充电则推出了充换一体站“天河”系列,可实现3分钟静态换电,目前已在漳州、九江、海南等地实现落地。
多元电动重卡补能方式下,也有坚持站队单一补能方案的企业。
高工锂电获悉,聚焦充电业务的特来电目前并不打算入局换电业务,且认为目前主流的充电功率已可满足大部分重卡充电需求,兆瓦级充电并非万能解。
一方面,高压平台是实现高功率充电的必要条件,而目前电动重卡的电压平台普遍还没达到800V,特来电表示400kW的充电桩已可满足大部分重卡的补能需求。
从实际案例来看,特来电为宇通纯电重卡提供的400kW双枪充电方案(电压平台仅648V),实现30分钟补能200km,已满足渣土车、港口牵引车等高频短途场景需求。但从技术储备角度来看,特来电同样推出了1600kW闪充方案。
另一方面,由于重卡换电站的前期投入成本过高,大规模落地仍需一段时间。
总的来看,电动重卡销量剧增以及行业巨头的布局,带动了补能技术、场域、甚至是阵营的快速变化。未来电动重卡补能江湖,换电、超充是多元共生还是持续对垒?
兆瓦级超充产业正在壮大
充电重卡销量提升与超充技术进步、产业链完善相辅相成。
相关数据显示,2025年1-5月,充电重卡的销量共计超4万辆,是换电重卡销量的2倍以上。不仅如此,从工信部最新的396批新能源重卡公告中可以看到,纯电动重卡公示了175款,占比超80%,换电重卡22款,占比10%以上。
充电重卡销量及新车双双反超换电重卡,带动了充电重卡上游充电桩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。
迈入2025年,兆瓦级超充方案成为焦点:华为的兆瓦级超充方案,功率最高可达1.5MW,盛弘股份推出了天玑Ultra 1.6MW重卡超充解决方案、星星充电布局了2.88MW超充方案、特来电则推出了1600kW闪充方案。
成本方面,华为曾公布其超充方案的建设成本:以五年TCO计算,兆瓦超充成本约450万,且兆瓦超充站可向下兼容其他车型快充,实现乘用车与重卡充电兼容,进一步降低了成本。
不仅如此,华为兆瓦级超充方案已联合11家车企开发30余款4C超充重卡,覆盖港口、矿山等高频作业场景,并与顺丰、京东等物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,首批部署5000辆适配车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兆瓦级超充方案既可通过单机/单枪独立实现,也可通过多台kW级设备合并组网实现。前者高度集成,但安全技术门槛及相关成本高,后者在部署上更加灵活,可向下兼容不同功率使用,但需复杂功率调度算法。
为与超充桩形成真正形成的技术闭环,减少高压平台重卡保有量少的问题,宁德时代等电池厂商推出了容量更大、倍率更高的超充电池、比亚迪等推出了1000V及以上的高压平台以进行适配。
而为解决超充带来的负荷冲击,配储十分关键,其中以工商业储能系统为主流方案。尤其是容量提升,为满足高功率超充需求,工商业储能柜正向261kWh升级,并探索500kWh以上大容量系统。
重卡换电、超充双轨并行,交叉点何在?
此前,新能源重卡主要以换电为主流补能方式,且重卡换电站已规模化建成。其中,重卡换电头部企业启源芯动力已建成超1400座新能源重卡充换电场站,覆盖港口、矿区、高速干线等场景,累计支撑实际运输里程23亿公里。
不仅如此,随着宁德时代的加入,重卡换电站的覆盖率将进一步提升。
今年4月,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签署合作框架协议,双方将共同建设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,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,长期目标是扩展至1万座,可用于乘用车、商用车换电。
而在重卡超充网络建设方面,有观点认为,真正对替代传统重卡构成挑战的,是电动重卡在干线运输的应用推广。
因此,超充站在干线物流上的逐步渗透是推广电动重卡的重要基础保障,也是布局企业的主要目标。
在此背景下,华为数字能源计划2025年在全国打造超100条兆瓦级超充物流干线、比亚迪计划未来建设超过4000座“闪充站”,覆盖乘用车与商用车应用场景。
重卡换电、超充建设双轨并行,充/换一体站、光储充/换一体站等或成为两种补能方式互为补充的交叉点吗?
据高工锂电观察,启源芯动力将在长三角区域建设30座重卡充换电站建设。与此同时,星星充电光储充放换一体化方案,高度集成了“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、换电站”不同模块。
一方面,重卡充换一体的多能互补、柔性协同的补能体系,在效率、经济性、电网适配及可持续发展等展现了优势,有效连接了重卡短途及干线场景。
另一方面,重卡是新一轮电动化的重要应用,超充、换电两大补能方式,无论哪一方都还未形成压倒性的竞争格局,现阶段布局充换融合,不仅是为了圈地跑马,也是为了技术验证。
声明: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(微信号:weixin-gg-lb)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商业转载请联系(微信号:zhaochong1213)获得授权。往期精彩
■ 倒计时8天!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更新
■ 十八届高工锂电峰会直击⑤:告别内卷,中国锂电呼唤“共生力”
■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投产,技术壁垒构筑海外定价权新格局
]article_adlist-->
